何首烏
本品為常用中藥。始載《開寶本草》。
別名:首烏、赤首烏、紅內消。
來源:為蓼科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多為野生,并有栽培。
產地:主產于河南、湖北、江蘇、四川、貴州、廣西等地,除東北外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
性狀鑒別:塊根呈紡錘形或團塊形,一般長5~15厘米,直徑4~10厘米。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凹凸不平,有縱溝和皺紋。頂端有根莖殘痕,下端有根痕。質堅實。難折斷。商品多已橫切1~4厘米的塊片,切片淡黃棕色或紅棕色,顯云朵狀花紋,由中央一個較大的中心柱外圍數個類圓形的異形維管束所構成,束間均有凹陷環紋相隔,顯粉性。年久的野生品,斷面棕紅色有一明顯的木心(貴州產品較多)。氣微弱,味苦澀。
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為大黃酚和大黃瀉素,又含大黃酸、大黃瀉素甲醚。此外,還含有磷脂(4%左右)。另其浸出液中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功效與作用:滋陰、強壯、益精血。現已證實,所謂“滋陰”,其中一部分作用即為:
1、降膽固醇:對實驗性家兔血清膽固醇的增高抑制作用,并能減少家兔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其原理為首烏的有效成分能與膽固醇結合。
2、抗動脈硬化:能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阻止類脂質在血清留滯透到動軌內膜,可能與其所含磷脂的作用有關。
3、瀉下:作用緩和,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能促進腸管蠕動而通便。
4、抗病毒: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中藥對腎上腺鼠肝糖原含量的影響試驗中,發現何首烏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作用。
又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降低神經時值,有興奮神經系統的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或切咀用黑豆汁浸透蒸黑用。北京另加黃酒蒸黑用。
性味:苦、甘、澀,微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
主治:氣血虧損,遺精帶下,腰膝酸痛,須發早白(制用);久瘧,癰疽瘰癘,腸燥便秘(生用)。
臨床應用:1、用于治療血虛體弱,有腰膝酸軟、頭昏眼花、須發早白、未老先衰,或遺精、帶下等,作為滋補藥用。尤其適用于虛不受補者,因首烏補而不滯,不易引發腸胃積滯或激動肝火,故凡不耐受其他溫補藥者,可用首烏,一般配杞子、當歸、菟絲子等,方如何首烏丸。如有盜汗、自汗,配黃芪、龍骨、牡蠣、白術、黃精、炙甘草等。
2、用于治療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減輕和消除癥狀,改善健康情況,常配銀杏葉、鉤藤等,長期服用可收到一定的降壓與降膽固醇的效果。臨床觀察,單用首烏對降低血膽固醇有一定作用。
3、用于治療神經衰弱,適用于抑制型患者,與安神藥同用作用更全面,常配磁石,丹參、五味子、酸棗仁、川芎,有一定效果。
4、用于治療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皮膚風燥疾患,用生首烏較好。作用原理未明,前人認為能養血熄風,現代分析認為可能通過瀉下作用,排出腸內毒素,減少刺激。同時也可能通過首烏的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而收到抗過敏的效果,具體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首烏用于百日咳有一定療效;治腸燥便秘、瘡癤也可用。
附:1、①生首烏滑腸瀉下消炎的作用較好,制首烏補益肝腎的作用較好;②首烏與熟地黃比較,首烏長于補肝虛,熟地黃長于補腎虛;首烏雖補而無熟地黃之膩滯。根據臨床治療血虛的經驗,心血、腦血供應不足用首烏較好,末稍循環差,氣血虛弱、手足冰冷者用熟地黃較好。
用量:9~15g.
處方舉例:何首烏丸:何首烏15g、菟絲子9g、當歸9g、牛膝9g、補骨脂9g,研末煉蜜為丸,每次9g,淡鹽湯送下。
注:何首烏有赤白二種。全國所用的均為正文所述的何首烏;白首烏僅有少數地區習用,其植物來源不一,但均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的塊根,京津兩市均不習用。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