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本方又名“芎術丸”。
【組成】香附、川芎、蒼術、神曲、梔子各等分(各6克)。
【用法】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原書未著用法用量),可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溫開水送下。現代用法:水丸,每服6~9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煎服,各藥劑量按比例酌減至湯劑常用量。
【功效】行氣解郁。
【主治】六郁證,癥見胸膈痞悶,脘腹脹痛,暖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弦細而滑。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道易激綜合征、胃神經癥等病癥。
1.膽汁反流性胃炎:以越鞠丸合四逆散加減治療48例,與多潘立酮、鋁碳酸鎂片治療48例對照,療程4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9.6%,高于對照組的72.9%。(《甘肅中醫》2010年第8期)
2.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越鞠丸加味治療78例,與莫沙必利片、奧美拉唑膠囊、多酶片治療78例對照,療程4周。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72%高于對照組的80.77%。治療后2組中醫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臨床合理用藥》2013年第10期)
3.腸道易激綜合征:以越鞠丸加味治療50例,與黃連素、谷維素治療40例對照,療程14日。結果:治療組治愈28例,總有效94%;對照組治愈18例,總有效65%。(《中醫臨床研究》2011年第13期)
4.胃神經癥:用越鞠丸加減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膠囊、谷維素、維生素B1片治療128例,療程10日。結果:痊愈95例,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0例,愈顯率為88%,總有效率為100%。(《中國醫藥科學》2012年第14期)
【方解】本方為治六郁證的代表方,以胸膈痞悶,脅腹脹痛,飲食不消為辨證要點。人以氣為本,氣和則病無由生,若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寒溫不適等,均可引起氣機郁滯。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則胸膈痞悶脹痛;氣郁日久勢必及血,而致血郁,則脅腹刺痛而有定處;郁久化火,則病火郁,則吞酸嘈雜;肝郁乘脾,運化失司,脾不勝濕則濕郁;濕聚生痰則痰郁,暖氣嘔惡;水谷不運,則飲食不消為食郁。氣、血、火郁責之于肝,濕、痰、食郁責之于脾,由此可見,六郁之病主要在肝脾郁滯,尤以氣郁為主。其治法,重在行氣解郁,使氣行則血行,氣順則火、濕、痰、食諸郁皆消。方中香附行氣舒肝開郁,以治氣郁,為君藥。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既助君藥行氣開郁,又可活血祛瘀,以治血郁;蒼術燥濕健脾,以治濕郁;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梔子清熱瀉火,以治火郁,共為臣佐藥。本方五藥,理氣為先,統治六郁證。使用注意本方所治諸郁均屬實證,凡郁證屬虛者,不宜單獨使用。
【現代研究】臨床報道也見于治療脂肪肝、高脂血癥、慢性咽炎、冠心病心絞痛、乳腺增生癥、神經性頭痛、焦慮抑郁障礙等屬氣、血、濕、痰、火、食等郁滯為患者。
實驗研究表明越鞫丸對慢性應激大鼠抑郁模型有明顯的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與增加海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有關。
【方歌】越鞠丸治六郁侵,氣血痰火食濕因,香附芎蒼六曲梔,行氣解郁除病根。
【知識拓展】越鞠丸主治氣、血、火、濕、痰、食六郁之證,方中只用五味藥,未用治痰藥,為何能治痰郁?因痰郁是由氣郁濕聚成痰,或食滯痰生,或火郁煉液生痰而成,而方中五藥能使氣行、濕化、食消、火清,今五郁得解,則痰郁亦隨之而消,故方中不再另配化痰藥,此即治病求本之意。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