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吳茱萸湯,出自《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生姜六兩,切(18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虛寒嘔吐。陽明胃痛,畏寒喜熱,胃脘痞塞,食谷欲嘔,吞酸嘈雜;或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沫;或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治是由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本方原治三種證候,一為陽明寒嘔,二為厥陰頭痛,三為少陰吐利。其證雖有陽明、厥陰、少陰之別,但其見癥均有嘔吐,均與中虛寒氣上逆有關。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辛苦大熱,一則溫胃止嘔.二則暖肝降逆,三則溫腎止吐利,一藥而三病皆宜,故為君藥。生姜為嘔家圣藥,重用為臣藥,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君臣相配,散寒降逆之功益著。人參甘溫,益氣健脾,既扶中氣之虛,又顧津液之傷,為佐藥。大棗甘平,助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并能調和諸藥,為佐使藥。四藥合用,共奏溫中補虛,暖肝和胃,降逆止嘔之功,為一首治嘔之良方。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食后欲吐,或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3.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方歌】吳茱人參棗生姜,肝胃虛寒是良方,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