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運動養生的國家,早在4000多年前的隋朝,“導引”一詞就已經出現在相關養生保健的醫籍里。可見老祖宗很早就發現合理運動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現在,運動養生被提到非常的高度,“運動是良藥”的理念已經為群眾廣泛接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運動養生到底該怎么做,現實中,很多人因運動的不良習慣,反而導致了健康的損害。因此,專家指出,運動養生特別需要注意四點。
注意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是運動養生中的重要環節。運動方式的選擇要遵循以下原則:
選擇有氧運動是為了養生,而不是參加比賽或別的什么。所以,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要選擇一些比較舒緩、輕柔的有氧運動項目,合理選擇高強度的耐力運動,游泳、慢跑、快走、廣場操等都是可以選擇的有氧運動。
運動方式要因人而異每個人體質不同、身體狀態不同、耐力不同、生活工作環境不同,運動養生方式的選擇也一定會有所不同。比如,肥胖的人就不要選擇登山的運動方式,因為過重的體重會增加雙膝關節的負重,再加上登山對膝關節的壓力,會造成雙膝關節重度磨損與毀壞,導致疼痛及不能行走。
注意選擇合理的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的合理選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運動開始時間的選擇,二是運動持續時間的選擇。
中醫養生講究“順四時,適寒暑”。一年有四時,一天也是有四時的。哪個時候該做什么,天地陰陽都安排好了,我們只有順應,運動時間的選擇也是如此。一般來說,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每天下午的3~6時,其次是傍晚的7~9時。這個時間人體陰陽處于平穩轉換狀態,適度運動對滋陰護陽都有好處。而在凌晨3~5時,是運動最忌諱的時間。這個時候,是人體陽氣升發最烈的時候,腎上腺素等物質分泌也最盛,這個時候運動,很容易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心跳過速,心臟供血不足等,容易出現腦溢血、心跳驟停等意外情況。
中醫運動養生還有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常欲小疲而莫大勞”。運動也是一樣,每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強度運動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就可以了。比如快走,時間超過2個小時就有“久行傷筋”的可能,比如練功,站立超過了2個小時,就可能“久立傷骨”。結果,運動不但沒起到養生作用,反而傷了身體,特別是老年人,每次運動時間30~40分鐘就足夠了,千萬不可硬撐著做長時間的運動。
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場所
運動場所無非室內和戶外。一般來說,若早晨有運動習慣,最好先在室內做運動前的身體準備工作,適當活動一下四肢肌肉,然后才可以到戶外繼續,不可翻身起床就到戶外運動。另外,上午早晨太陽沒出來之前,也不能到戶外山坡上、小樹林里運動。因為沒有太陽的光合作用,綠樹葉就不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來釋放氧氣。人在那樣的環境中運動,本來應該增加氧耗的身體,無形中卻進入一個缺氧狀態,對健康極為不利。
此外,烈日當空和陰雨綿綿時,也不宜在戶外從事運動;在空氣特別寒冷以及有霧霾的情況下,也不要在戶外運動,否則,對肺部的傷害極大。
一些人愛在公路上跑步,也是不太好的場所選擇,特別是有機動車行駛的公路,不僅危險,而且會有汽車尾氣和車輪揚起的塵土吸入,對健康非常不利。
注意保持合理的運動狀態
保持合理的運動狀態有幾層含義:一個是每次運動過程中身體的合理狀態,二是人體整個運動階段的合理狀態。
保證每次運動過程中人體處于有氧狀態,在運動最劇烈的時候,心跳不超過每分鐘150次。如果運動中不方便數脈博,可以用主觀感受來衡量是不是處于有氧狀態,即每次運動使心跳微微增快,呼吸稍微急促,身上有微微汗出,全身略略發熱。運動完后全身有輕松愉快舒適的感覺,并且會因運動而上癮,就可以判斷運動過程中,我們是處于有氧狀態的。反之,若每次運動心跳快得要蹦出來一樣,呼吸急促得喘不上氣來,大汗淋漓,運動完后癱軟在地不想起來,那樣的運動狀態肯定不是有氧狀態。
人體運動都有階段性,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主要運動方式和運動狀態。但每個階段的運動都需要有循序漸進、動靜平衡、勞逸結合的觀念。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由緩到急、由慢到快、由弱到強地選擇運動強度,并且要做到動和靜達到一定的平衡,使勞逸結合。這才是運動養生的正確法則。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