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日韩精品在线视频直播_8090yy三级理论电影在线_看视频一一级毛片

中醫中藥百科網【官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經絡腧穴

腧穴知識詳解

  • 中醫中藥百科網 m.sjz-hmj.com
  • 發布時間:2023-04-27 09:24:42
  • 來源:中醫中藥百科網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人體的腧穴分別歸屬于相應經絡,而經絡又隸屬于相關臟腑,就使腧穴一經絡一臟腑問相瓦關聯,密不可分。因此,在體表穴位上施以針或灸,就能疏通氣血、調節臟腑功能,達到祛病強身、美容美體的目的。

一、腧穴的分類

人體腧穴可歸納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十四經穴簡稱經穴。即歸屬于十二經脈及任、督二脈上的腧穴。現有361個經穴,經穴有主治本經病證的共同作用。奇穴是指有一定的穴名,位置也明確,但不屬于十四經系統的腧穴,又稱經外奇穴。阿是穴義稱壓痛點,這類腧穴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針灸的施術部位。

二、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療作用的經穴。由于它們的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稱和含義。

1.五輸穴 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穴,簡稱五輸穴,共有60個,依次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古人把經氣在人體四肢中運行的情況,比作水流,以說明經氣的出入和部位的深淺及特點。如經氣所出,像水的源頭,稱為“井”;經氣所溜,像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榮”;經氣所注,像水流由淺入深,稱為“輸”;經氣所行,像河中流水暢通無阻,稱為“經”;最后經氣充盛匯合于臟腑,像江河人海一樣,稱為“合”。五輸穴是十二經脈之氣出入之所,具有治療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病變的作用。五輸穴包括: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巾沖、勞宮、大陵、間使、曲澤、少沖、少府、神門、靈道、少海、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涌泉、然谷、太溪、復溜、陰谷、大敦、行間、太沖、中封、曲泉、商陽、二問、三問、陽溪、曲池、關沖、液門、中渚、支溝、天井、少澤、前谷、后溪、陽谷、小海、厲兌、內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竅陰、俠溪、足臨泣、陽輔、陽陵泉、至陰、足通谷、束骨、昆侖、委中。

2.原穴、絡穴 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稱為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陽經,原穴單獨存在,排列在輸穴之后,六陰經則以輸為原。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叫做絡穴,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十二經各有一個絡穴,位于四肢的膝關節以下,加上任脈絡穴鳩尾位于腹,督脈絡穴長強位于尾骶,脾之大絡大配合應用時,稱為原絡配穴。十二經脈原穴包括:太淵、大陵、神門、太白、太沖、太溪、合谷、陽池、腕骨、沖陽、丘墟、京骨。十二經脈絡穴包括:列缺、內關、通里、公孫、蠡溝、大鐘、偏歷、外關、支正、豐隆、光明、飛揚二

3.俞穴、募穴 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腰背部的腧穴;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均與臟腑關系密切。,每一臟腑都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俞募穴用來治療相應臟腑疾病,可單獨使用也能配伍運用。俞穴包括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胃俞、膽俞、膀胱俞、大腸俞、三焦俞、小腸俞,募穴包括巾府、膻中、巨厥、期門、章門、京門、中脘、日月、中極、天樞、石門、關元。

4.八會穴 是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所聚會的8個腧穴,分布于軀干部和四肢部。臨床應用常作為治療相應的臟腑組織病證的主穴。八會穴包括章門、中脘、膻巾、膈俞、陽陵泉、太淵、大杼、絕骨

5.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經經氣匯集的部位。十二經脈及陰躋脈、陽蹻脈、陰維脈、陽維脈各有一個郄穴,共16個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常用于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其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郄穴包括孔最、郄門、陰郄、溫溜、會宗、養老、地機、中都、水泉、梁丘、外丘、金門、筑賓、陽交、交信、跗陽。

6.下合穴 是指六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6個腧穴.主要分布于膝關節附近。對于六腑病證均可選用各自相應的下合穴治療。下合穴包括下巨虛、委陽、上巨虛、委中、陽陵泉、足三里。

7.八脈交會穴 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交會的8個腧穴一它們分布于腕踝關節的上下,具有主治奇經病證的作用。八脈交會穴包括公孫、內關、外關、足臨泣、后溪、申脈、列缺、照海。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