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日韩精品在线视频直播_8090yy三级理论电影在线_看视频一一级毛片

中醫中藥百科網【官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果實籽仁類中藥

烏梅

  • 中醫中藥百科網 m.sjz-hmj.com
  • 發布時間:2021-04-25 15:52:17
  • 來源:中醫中藥百科網

烏梅

            烏梅

烏梅為較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

別名:酸梅。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落葉小喬木梅的近成熟果實,經煙火熏烤干燥而成。多為栽培。

產地:主產于四川、浙江、福建、廣東此外湖南、湖北、貴州等地亦有生產。

性狀鑒別:烏梅呈不規則的圓球形,直徑1.5~3厘米。表面黑褐色,皺縮不平,一端有凹臍狀果柄痕。果肉柔韌,可以與果核剝離。核堅硬,類球形,黃棕色,表面不平滑,有多數麻點小凹坑,肉含種仁一粒,與杏仁相似,氣特異,果肉味極酸。

以個大,肉厚,黑褐色為佳。

主要成分:含檸檬酸、固緇醇和齊墩果酸樣物質。

功效與作用:斂肺、澀腸、生津,其原理為鎮咳、祛痰、消炎、止瀉、解熱,并有下列作用:

1、抗菌,能抑制痢疾桿菌等腸道致病菌和乙種溶血性鏈球菌。

2、抗真菌體外試驗對絮狀表皮癬菌有較強抑制作用。

3、抗過敏,能減低試驗動物蛋白質過敏性休克的死亡數目。

炮制:生用或去核用肉及炒炭。

性味:酸澀,溫。

歸經:入肺、脾、大腸經。

功能:斂肺,澀腸,生津止渴,安蛔。

主治:久咳、久瀉、久痢便血,蛔厥,煩渴,嘔吐等癥。

臨床應用:與五味子略同,但止痢、止血的效力勝于五味子。

1、用于止痢。主要取其能收斂止瀉,但其抗菌作用也不容忽視。烏梅對久痢(尤其血痢)較為合適,因久痢常會傷陰,出現口渴、咽干,甚至加雜咳嗽等癥狀,烏梅(用炒烏梅或烏梅炭)在止瀉的同時,又能生津止嗽,常配川連、黃芩、茯苓、銀花等。

2、用于治消化不良、胸脘痞滿,取其有健胃作用。常配山楂、神曲、川樸、砂仁。

3、用于安蛔止痛。對于由蛔蟲引起的腹痛,烏梅為常用之藥,例如治膽道蛔蟲癥常用烏梅丸。一般驅蛔蟲配檳榔、榧子肉。前人認為蟲得酸則安,烏梅味酸澀,故能治由蛔蟲引起的腹痛。現代研究未發現烏梅有驅蟲作用,但發現烏梅對腸管運動有抑制作用。可能因此而有助于解除腸管和總膽管痙攣,使蛔蟲退出膽道。

4、用于止血。不僅能治便血,且子宮出血,表現血虛而口干渴者,亦宜用烏梅炭,配當歸、阿膠、白芍等。

5、外用烏梅膏治胼胝、雞眼。先局部用熱水泡軟,煎去雞眼老皮,然后涂藥,紗布包扎,24小時換藥一次。

使用注意:1、烏梅收斂,故外感、熱滯,表邢未散者不宜用。

2、烏梅味酸,胃酸過多者慎用。

用量:3~15g。

處方舉例:1、烏梅丸加減:烏梅15g,干姜6g,黨參9g,檳榔12g,苦楝根皮12g,使君子15g,木香9g,川椒6g,大黃9g,細辛3g,水煎,每日1劑,二次分服。

2、烏梅膏:烏梅30g,入在鹽水(食鹽9g溶于50毫升開水中)中浸12~24小時,去核取烏梅肉加醋15毫升,研磨成軟膏,局部外用。

注:1、按產地劃分;浙江的合溪梅、福建的安吉梅個大,肉存,顏色烏黑,品質最好。廣東產者個稍小,肉存,品質亦好。四川產者個小肉薄,帶紅色,又名紅梅,品質稍差。其它地區產品多個小,肉薄,核肉緊結,又名崗梅,品質較次。

2、有此地區以同利植物杏或桃的未成熟果實加工成烏梅樣,作烏梅出信。其核扁而不圓或核面光滑無麻坑,肉薄而結,味不甚酸。可作清涼飲料用。藥用應注意區分。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焦點熱文

蓽茇

蓽茇 (《開寶本草》)【異名】蓽撥(《唐本草》),蓽撥梨..[詳細]

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