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唐明皇和楊貴妃極喜愛桃花,在禁苑中種桃花千株,有一御醫見此情景,毛遂自薦,薈萃了歷代宮廷美容術中使肌膚美白、紅潤之養顏秘方與桃花配伍,楊貴妃久服后,肌膚始終白皙如初,立即重賞這個御醫。唐代初期張文仲、許仁則等當時宮廷御醫和名醫的大量養生保健護膚方法,許多古代珍貴的宮廷醫藥文獻和方劑得以保存下來。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的時期。洗面、化妝等美容方法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美容之風更是盛行。杜甫的臘日詩中說:“口脂面藥隨恩澤”,說的是當時涂唇的口脂。美容的面藥等美容用品已經作為皇帝恩賜的常用之品,賞賜給嬪妃、臣下,以示皇恩浩蕩。據史書記載,武則天57歲時,仍然有年輕時的容貌,世人認為這與她用香湯沐浴、 藥粉洗面、油脂、香粉等宮廷秘方涂面是分不開的,證明中藥美容方法是具有獨特的功效。
元代《御藥院方》中記載的美容系列方法——宮廷美容三聯方。宮廷美容單聯方是由楮實散和桃仁膏以及雨屑膏三方組成。第一方用于洗臉,第二方在洗臉之后敷面,第三方在第二方用后涂于面上。因三個方子連續使用,有如當今的洗面奶、營養面膜、護膚液等系列美容化妝品的聯合使用方法。所以稱之為美容三聯方。
相傳,武則天曾煉益母草澤面,皮膚細嫩滋潤,到了80多歲,仍保持美麗的容貌。她的女兒太平公主曾用桃花粉與烏雞血調和敷面,其面色紅潤、皮膚光滑。在民間,人們還把美容藥品制成面脂,在喜慶佳節相互饋贈。與面脂同樣受到青睞的首推面膜。唐代著名歌妓龐三娘常用薄紗貼面,再將云母等中草藥、細粉和蜜拌勻涂于面上,稱為“嫩面”。唐代宮廷中使用的面膜為名貴中草藥提煉而成,其中有珍珠、白玉、人參等,將其研制成粉,并配以上等藕粉一起調和。這類面膜不但可以使皮膚白嫩光澤而富有彈性,還可以將毛孔深處的污垢及壞死細胞清除。
根據古代宮廷御方的記載,慈禧太后五十三歲時,有一天驚覺自己臉色暗沉、睡不好,且臉上出現許多黑斑,平時愛美的她立刻命令御醫設法改善,于是御醫用[玉容散]來幫慈禧太后治療顏面的黑斑、粗糙及保持美白。玉容散的組成包含白牽牛、白蘞、白細辛、甘松、白芨、白蓮蕊、白茯苓、白芷、白術、白僵蠶、白附子、白扁豆、白丁香各一兩,荊芥、獨活、羌活、檀香、防風各五錢,珍珠二分,一起研磨成很細的粉末,比較大的中藥房都可以買到這一個方子,再加上綠豆粉一兩混合均勻。以其成分看來,具有溫經、驅風、活絡經脈、美白去粉刺、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及抗氧化等作用。
應該指出我國宮廷醫學和宮廷美容術對中醫美容技術的發展有直接影響。由于宮廷醫學的服務對象是帝王和后妃,平時養尊處優,稍有不適,就會小題大做,治療以調理為主,很少需要猛烈的藥物攻伐。所以宮廷醫學重視預防和日常食療保健,治病立法穩妥平和,處方用藥多采用輕靈平穩口感好的藥物,劑型安全,精工細作。這些對豐富中醫保健養生和美容技術有十分重要的貢獻。《清宮醫案》中有關的記載十分豐富。我們現在發現的古代美容美體方劑和技術,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宮廷。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