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牛黃 niuhuang
【別名】丑寶、犀黃。
【英文名】Bovis Calculus。
【藥用部位】牛科動物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石。
【動物形態】大型家畜。體高大壯實,各部發育勻稱,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光滑,稱為鼻鏡。眼極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因品種而異。全身被短毛,絕大部分為黃色,但由于品種不同,毛色也有很大的差異。四肢健壯,蹄趾堅硬,尾較長。雌性有乳頭2對。
【產地分布】草食性動物,性格溫順,生長較快。我國各地均有飼養。
【采收加工】全年均產。宰牛時注意檢查膽囊、膽管及肝管等處有無結石,若有,立即取出,去凈附著的薄膜。將牛黃用通草絲、燈心草、棉花或紗布裹上,外用毛邊紙包好,置陰涼處,至半干時用紅線扎好,以防破裂,陰干。忌風吹、日曬、烘烤。
【藥材性狀】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徑0.6~3厘米,少數呈管狀或碎片。表面紅黃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水液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習稱“掛甲”。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歸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臨床應用】用量0.15~0.35克,多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用治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藥理研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靜、鎮痛、解熱、抗驚厥的作用;強心,改善心功能,治療多種心律失常,擴張外周血管,收縮冠狀動脈,顯著持久的降低血壓,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膽汁分泌及保護實驗性肝損傷,對平滑肌主要表現為解痙作用,其能收縮子宮平滑肌;具有祛痰鎮咳,興奮呼吸作用;增加末梢血內的紅細胞;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實驗表明,牛黃具有抗心肌損傷及降壓作用,并有利膽及保肝作用。此外,能助脂肪消化,使胰酵素活化,并可與多種有機物結合成穩定的化合物,而起到解毒作用。牛黃一直是通過天然獲得,進口較多,價格較昂貴。現采用“體外培育牛黃”技術,使市場需求得到緩解。人工牛黃的性狀、結構、成分、含量、藥效及臨床療效均與天然牛黃同。
【化學成分】天然牛黃含膽汁酸,其中主要含膽酸、膽甾醇、麥角甾醇、脂肪酸、卵磷脂、膽紅素、膽綠素、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維生素D及鈣、鎂、鐵、銅、鋅等礦質元素。
【使用禁忌】脾虛便溏及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痘疹毒氣入骨,便血日夜無度,腹痛啼哭:郁金30克,牛黃3克。上研勻細。每二歲兒1.5克,漿水半盞,煎至三分,和滓溫服,日二。(《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牛黃散)
②治胎毒瘡癤及一切瘡瘍:牛黃9克,甘草、金銀花各30克,草紫河車15克。上為末,煉蜜丸,量兒服。(《保嬰撮要》牛黃解毒丸)
③治傷寒咽喉痛.心中煩躁,舌上生瘡:牛黃(研)、樸硝(研)、甘草(炙、銼)各30克,升麻、山梔子(去皮)、芍藥各15克。搗研為細散,再同研令勻。每服3克,食后煎姜蜜湯,放冷調下。(《圣濟總錄》牛黃散)
④治鵝口瘡:牛黃、硼砂、雄黃、黃連(酒炒)各0.6克。上研細末,乳調,鵝毛掃入口中。數次即效。(《醫方一盤珠》牛黃散)
⑤治酒糟鼻:牛黃末。水調敷之。(《普濟方》)
⑥治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兼治腹痛夜啼:牛黃一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綱目》引《錢氏小兒方》)
⑦治小兒瘧疾煩熱:牛黃0.3克,杏仁0.3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同研如膏,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日三服。(《圣惠方》牛黃丸)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