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稱“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說的是冬季氣候寒冷,人體需要許多能量來御寒,因此冬季性生活不可過度;另一方面,性活動雖然洋溢著愛慕、深情、溫存,但性愛的過程中也不能過于急切,不能太“狠”,而是需要準備,慢慢享受。
冬季性愛:身體暖和再開始
你是否屬于手腳冰涼不能很快暖過來的人?專家介紹,雖然天氣寒冷容易使手腳感到冷,但是這種情況如果一到冬天就出現,而且不容易暖過來,很可能是腎陽虛,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畏寒”。
中醫認為,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是指腎所主管的陰陽相對平衡,功能較強,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這種“伎巧”。如果腎陽氣不足,男性會出現陽痿、早泄,女性也會出現性冷淡等性功能障礙,夫妻雙方就不能正常進行性生活。有些女性進入更年期,對同房的興趣不大了,也可能是腎陽虛的表現。
如果是腎陽虛,造成性生活老是不協調,到了冬天免不了被動應付。長此以往,男性就容易導致性功能的減弱,女性則容易性冷淡。不僅如此,身體還可能提前出現老化的信號,即未老先衰,表現為身體某個器官功能的減退,如眼睛花了、耳鳴、記憶力減退、腰酸背痛等。專家建議,在寒冷的季節,夫妻之間相互溫暖身體,用真情和溫情激發對方的“性”趣,讓身體暖了再開始過性生活,就可得到應有的“性福”。
專家介紹了一些調整腎陽虛的方法,簡單易行。可以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加入有療效的中藥會更好,如紅花等;還可以開些補腎壯陽的中藥,按醫囑服用;睡前適量地運動,到身體變暖和為止;用艾灸灸涌泉穴,夫妻互相灸腎俞,不僅可以達到保健的效果,對性和諧也大有幫助。
提示:保暖不足小心感冒“偷襲”
冬季氣候寒冷,夫妻赤身裸體易受涼,同時精泄疲倦之時身體抵抗力降低,最容易引起傷風感冒。尤其是高潮過后全身發熱,此時容易忽視保暖,有的人全身出汗后不注意及時穿衣,一旦受涼感冒病程會較長,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冬季夫妻過性生活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可在臥室內準備空調或電暖氣,把室內溫度調高之后再做,可以避免因氣溫低而導致受冷。
冬季性愛食療方
冬季男性的食療也與其他季節不同,應以藏精御寒為主。可多攝入營養豐富、溫腎填精的食物,如羊肉;而果蔬補體則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B、C的蔬菜,如白菜、白蘿卜、胡蘿卜、豆芽、油菜、蘋果、橘子等。此外,冬季氣溫驟降,脾受寒困,還應多吃溫性運脾食物,如粳米、蓮子、芡實等。
冬季性愛要面臨寒冷干燥的“考驗”,保暖工作不做好,激情過后小心感冒“偷襲”。冬季人體需要許多能量來御寒,而性生活會消耗人較多的能量。在過性生活時,如果不掌握分寸,容易影響身體。
現代性醫學專家研究認為,有規律的性生活對人的健康有益。因此,在冬季進行適當的性生活還是必要的。不過,夫妻在冬季過性生活時也應注意保健。
提示:鄙視“養精蓄銳”的后果
科學飲食,充實精子。現在人們普遍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主食,飲食很不均衡,會導致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營養不足,精液的成分必然會隨之變化。因為精液本身就是由蛋白質、維生素等52種以上物質組成。只有有了全面的營養素,精子才活得充實。相反,營養不足,精子會處于饑餓狀態,半生不死,質量也大打折扣。
冬季性愛:從夜晚入睡前開始
性生活的時間最好在夜晚入睡之前,一旦完成了性交活動便可安然入睡,這樣能使體力得到恢復。可有的男子喜歡在清晨過性生活,這就弊多利少了。在性生活過程中,全身許多臟器和組織都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神經系統高度興奮。性生活結束后,需要一個養息和調整過程。
提示:冬季清晨性愛的影響
清晨醒來,不但寧靜的室內外環境被打破了,而且還要籌劃當天的事務,此時要行房事,性生活的質量未必理想,而且對身體也是有害的。特別是在寒冷的季節,由于性交后機體御寒能力較差,起床后很容易招致病邪。當然,有些中老年人為了提高性欲,把性生活安排在星期天的清晨,就是另一碼事了。
由此可見,清晨是不宜過性生活的。一般說來,愛的浪漫是在昏昏燭光下,是在淡淡芳香中,而早晨的時間是屬于孩子們和夫婦干家務的。
冬季性愛:從控制“狠”度開始
性愛的過程中也不能過于急切,不能太“狠”,這樣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性”傷,也要適當控制性頻率或適當借助一下潤滑劑。
潤滑劑助性
冬季對女性來說,會出現性欲減退的現象,這是因為冬季燥氣當令使陰道干燥所致。因此,在冬季性前嬉的時間要比其它季節更延長一些,以充分調動激發女性的性欲,也可使用一些潤滑劑。
適當控制性頻率
不管次數多少,只要雙方身心愉快,精力充沛,即說明性頻率是合適的。當然,如何掌握性生活的頻率,可因人而異。有一個總的原則不能忘,即年富力強的,性交次數可多一些,而年老體弱,性交次數可少一些。有嚴重疾病的,應禁止性生活。對于有些性欲過于旺盛者,冬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體力消耗,則建議分床、分被而臥,減少身體接觸后的刺激。如性生活過后,雙方感到疲倦乏力,甚至畏寒怕冷,這說明性生活過頻,應適當調整。總之,你自己的感覺是你最好的指導老師。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