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采制】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菊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150厘米,基部常半木質化。葉卵形至長卵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邊緣具粗鋸齒,常有2~3淺裂或有時不裂。基部漸狹成柄,兩面初時被薄絨毛,后漸稀疏至近無毛。花秋末冬初開放。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至多個集生于莖、枝頂端,直徑0.5~20厘米。總苞片3~4層,綠色,邊緣膜質。邊緣舌狀花1至數層,舌片白色、黃色或紫色,不孕育。中央兩性花多層,多朵,花冠管狀,黃色。瘦果倒卵形,具縱肋。秋末冬初當花正開放時采收,烘干。原產我國和日本,現廣為栽培,藥用者多為白菊花。
【養生保健作用】
菊花味甘、苦,性涼、微寒,入肺經、肝經,疏風清熱,明目解毒,可防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療瘡、腫毒。其花莖可抑制革蘭陽性菌、人型結核桿菌、流感病菌及皮膚真菌。
菊為延壽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要是疏風熱,清肝火,明頭目,解瘡毒。清代陳士鐸云:“甘菊花,氣味輕清,功亦甚緩,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責以近功。”名醫張山雷云:“惟此是沖和純粹之品,斷非旦夕可以速效,弗以無近功,而遽疑《經》言之不可信也。”此處《經》言乃指《神農本草經》中所言“輕身耐勞延年”之句。李時珍說:“菊之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菊花能防治心血管病,降血壓,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強心肌,抑制血栓之形成,可抗癌。含微量元素甚豐,硒的含量尤高。
【養生配方推薦】
(1)菊花1000克,茯苓500克。為末。每日3次,每服6克,可治療頭痛眩暈。
(2)菊花15克,粳米50克。先煎菊取汁熬粥,加冰糖調服。或用菊花30克,開水沖泡,加蜜兌飲。可治療高血壓。
(3)菊花15克,金銀花15克,山楂片15克,桑葉10克。當茶飲。可治療動脈硬化。
(4)菊花、桑葉、大青葉、連翹各10克。水煎服。可防治風熱感冒。
(5)菊花、茶葉各適量,加冰糖頻飲。可防治暑熱煩渴。
(6)菊花、蟬蛻各10克。加蜜煎服。防治角膜云翳。
(7)菊花、綠豆皮、決明子、蕎麥皮、蠶砂各適量。裝成枕頭。疏肝明目。
(8)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12克。水煎服。防治瘡疔腫痛。
(9)菊花、陳艾葉各適量。做護膝。防治鶴膝風攣。
【保健注意】
(1)常用量5~15克。
(2)外感風熱多用黃菊,平肝明目多用白菊。
附1:野菊花
【形態采制】
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頭狀花序。野菊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上升,高25~100厘米。根狀莖稍粗,分枝,有長或短的匍訇枝。葉制質,基生葉花期萎謝,中部與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長4~7厘米,寬1.5~3厘米,羽狀深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邊緣淺裂,或有疏鋸齒。上部葉漸小,上面有疏腺點及疏柔毛,下面毛稍密,基部漸狹。葉柄長0.5~1.5厘米,基部有假托葉。秋冬季開花。頭狀花序少數或多數,直徑2.5~4厘米或稍過之,排成頂生傘房花序。總苞片數層,邊緣膜質;舌狀花1~2層,10余朵,花冠黃色,雌性;管狀花多層,多朵,黃色,兩性。瘦果倒卵形,有縱肋。秋冬季花盛開時采收,去凈枝梗,略蒸或水燙后曬干。亦可直接曬干,但容易蟲蛀。野生于荒野與路旁。我國除西北干旱地區外,各省區均有。朝鮮、日本及俄羅斯也有。
野菊花與家菊是有區別的。宋代歐陽修《云一筆記》云:“本草所載菊者,也所謂甘菊,俗又謂家菊,其苗澤美,味甘香可食;今世人所賣家菊,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實蒿艾之類,強名為菊耳。家菊性涼,野菊性熱,食者宜辨之。”
【養生保健作用】
《本草綱目》云:“治痛腫、療毒瘰疬,眠息。”野菊花可降壓、抗病菌毒、抗菌。味苦、辛,性涼,歸心經、肺經、肝經,疏風清熱,消毒腫,防治風熱感冒、肺炎、白喉、胃腸炎、高血壓、疔痛、口瘡、丹毒、濕疹、天皰瘡等。
【養生配方推薦】
(1)野菊花、大青葉各15克,鬼針草、貫眾各12克。水煎服。防流感。
(2)野菊花、金銀花各15克,山豆根10克,水煎服。防治扁桃體炎。
(3)野菊花流浸膏1毫克,單糖漿5毫升,加水10毫升。每日3次,每服10毫升,可防治高血壓及高血壓引起的失眠、頭痛、眩暈。
(4)野菊花15克,馬齒莧30克,水煎加糖,治療腸炎瀉泄。
(5)野菊花全草30克,海金沙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可防治尿路感染。
(6)野菊花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可防治療瘡痛腫。
(7)野菊花、苦參各15克。水煎外洗,每日數次。可防治濕疹。
【保健注意】
常用量10~15克。
附2:萬壽菊
【形態采制】
菊花家族中還有一種菊花,值得單獨一提。萬壽菊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之花序,粗而直,葉對生,羽狀深裂,矩圓或披針形,舌狀花多數。花期5~9月。各地均有。有抗菌、鎮靜、解毒作用,葉有消炎作用。
【養生保健作用】
萬壽菊鮮花可食,高加索山民常用于釀酒、制奶酪、煮羊肉湯、燒魚,可制香料。可有平肝清熱,祛風化痰的作用,可防治風火牙痛、小兒驚風、感冒咳嗽、百日咳、乳癰、痄腮。葉能清熱解毒。
【養生配方推薦】
(1)萬壽菊、夏枯草、杭菊各12克。水煎服。適于肝陽上亢、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目眩、腫痛。
(2)萬壽菊、金銀花各15克,杏仁、桔梗各10克。水煎服。用于治療感冒、百日咳。
(3)萬壽菊15克,重樓9克。外敷。可防治癰腫初起。
(4)萬壽菊、僵蠶、蟬蛻各6克,竹葉、燈心草適量。井水煎服。防治小兒驚風。
【保健注意】
(1)煎服常用量10~15克。
(2)外感風熱多用黃菊,平肝明目多用白菊。
中醫有舌診,常用作診斷病癥的依據,部分人觀察自己的舌頭..[詳細]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