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采制】
南五加屬五加科植物,有短根五加、無梗五加、刺五加。落葉灌木,高2~3米。樹灰黑或黑色,小枝淡灰褐色,無刺或有少數刺,復葉掌狀,互生,具有3~5小葉,小葉長圓、橢圓或倒卵形。傘形花序,密集成頭狀,呈球形,花兩生,暗紫褐色。果實為槳果狀核果,橢圓狀卵形,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山地溪流岸邊、丘陵坡地、林綠灌叢之間,山區或半山區均有生長。其有效成分為4-甲氧基水楊醛,無毒。
北五加皮是蘿摩科植物杠楊柳的根皮,落葉灌木,體內有乳汁。干皮灰褐色。小枝對生,黃褐色。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革質,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先端漸尖。傘形花序,淡黃資色。果角形,近圓柱形,兩兩對生,稍彎曲而先端相連。種子狹紡錘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生于硬質地或多石溝子、山坡上。有效成分是杠柳、強心苷及少量的4-甲氧基水楊醛。除有一定的南五加功效外,主要是強心。
五加皮均在春秋挖根,趁濕敲打,除去木心,將皮曬干,生用。
【養生保健作用】
歷代所用五加皮均指南五加皮,味辛、苦,性溫,歸肝經、腎經。南五加皮與北方五加皮均有祛風去濕之功。但南五加皮兼有壯筋骨、補中益精髓之功,治療小兒遲行,久服輕身耐老,且無毒;北五加皮雖有毒,但能強心,治療心衰竭。既然有區別,故使用時不可不分,不可不慎。
養生保健多用于強筋骨、祛風濕、止痛利尿、強心,治療風濕癥及水腫。
【養生配方推薦】
(1)五加皮200克。煎水熏洗,洗后慢慢送上肛頭。每日1次。用于治療久痢脫肛。
(2)五加皮15克,茯苓皮1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療水腫。
(3)重用北五加皮治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有效。《上海中醫藥》1982年3期載,用北五加皮18克,桂枝6克,丹參12克,赤芍9克,川芎45克,薤白9克,瓜蔞皮9克,茯苓9克,車前子12克,川牛膝9克,服數劑,治療水腫、氣逆、胸悶、頸靜脈擴張均有效。
【保健注意】
(1)常用量5~15克。
(2)陰虛火旺者慎用。
中醫有舌診,常用作診斷病癥的依據,部分人觀察自己的舌頭..[詳細]
西安附兒中醫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生長發育疾病名醫..[詳細]